急救熱線:0377-63200120
下肢靜脈曲張是下肢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疾病之一,是由于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、靜脈阻塞、肌泵功能不全導致下肢血液倒灌、回流受阻所引起的淺靜脈曲張、靜脈高壓、皮膚微循環(huán)障礙的綜合征。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的功能不全均可以引起下肢靜脈曲張,其中大隱靜脈主干功能不全導致的下肢靜脈曲張居多,約占病例總數(shù)的70%。
早期臨床上開展的技術有大隱靜脈高位結扎+大隱靜脈剝脫術,手術創(chuàng)傷大、術后疼痛明顯、留有明顯疤痕、康復時間長,于是各種微創(chuàng)治療方法得到不斷發(fā)展,例如腔鏡下直視旋切術、腔內激光治療術等,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,比如術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等,在這種情況下,一種更微創(chuàng)、痛苦更低、恢復時間更短的溫和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方法應運而生———大隱靜脈腔內射頻消融術。
射頻消融術(RFA)是一種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新型微創(chuàng)方法,目前歐美國家90%以上采用該手段進行靜脈曲張治療。與傳統(tǒng)手術相比,微創(chuàng)射頻手術不需要大腿根部長約3cm的切口,也避免了傳統(tǒng)手術抽剝大隱靜脈的創(chuàng)傷,術后就可以下床活動,大大減輕了手術后的痛苦。且報道雙極射頻導管治療大隱靜脈曲張術后5至10年閉合率可達98.4%。
我科自2017年5月引進國際最新的ClosureFast導管進行靜脈曲張微創(chuàng)射頻消融術以來,已成功完成超過百例手術。該術是通過穿刺技術將射頻消融導管引入血管腔內,通過高頻波在曲張的靜脈內產生局部的強烈熱量。這種熱量通過電極導管傳導使血管“溫和”地閉合。治療后靜脈仍留在體內,這樣既能將出血量和瘀傷風險降到最低,又能滿足臨床治療要求,而且不會出現(xiàn)血管穿孔風險。整個治療過程中,射頻儀具有精確控溫、自動停止功能,能夠智能識別血管閉合程度,由醫(yī)生在超聲全程引導下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手術,從而進一步保證治療的順利安全。治療結束后,僅需要局部包扎并穿著彈力襪,患者術后可以立即恢復下肢活動,可以獨立走出手術室。術后恢復期短,平均住院日僅4天。術后15天左右即可參加體育鍛煉。
我科在射頻消融腔內閉合微創(chuàng)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泡沫硬化劑治療,真正實現(xiàn)了手術過程無切口,且在局麻下完成手術。該方法具有損傷小、速度快、安全準確、痛苦少、恢復快、復發(fā)率低的特點,隨訪效果滿意。
該方法在國內中西部(包括省內)率先成功開展,居于領先水平,適合于大部分人群,尤其適合追求美觀的年輕女性、老年患者、心肺功能障礙無法耐受常規(guī)外科手術、懼怕手術或是存在麻醉風險的患者,該技術對于降低靜脈曲張手術的并發(fā)癥、放寬靜脈曲張手術適應癥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